醫院等醫療機構的安全運轉關乎廣大人民的生命健康,在完善醫療機構的信息安全建設方面,也就顯得尤為緊迫。近幾年中央更是關于信息 安全工作做了重要指示,要進一步加強醫療行業關鍵信息安全防護能力建設。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青大附院”)建于1898年,是山東省最早實現信息化的醫療單位之一,也是信息化步伐最快的醫院。當前醫院里形形色色的眾多不同類型的網絡安全產品,并沒有讓青醫信息人高枕無憂,反而開始思考如何能將信息系統業務的演練檢查常態化、流程化、簡單化。
醫院信息人日常經常需要針對業務系統維護,例如:操作系統升級/打補丁、數據庫升級/維護、應用系統更新/發布等;
然而核心業務系統服務器,升級、切換、重啟等眾多風險點,更不要提業務切換演練了。任意一項操作都是高風險的,稍有不慎就會踩雷,因為信息化有太多的可能性和不確定因素了。
為了解決傳統信息運維被動與信息人員危機處理能力培養雙重問題,拓展信息化實際工作中的深度和廣度、提高對業務認知程度,實現理論與生產業務的密切結合,同時也盡可能減少運維成本和潛在信息化災難。
青大附院選擇利用數存科技專業的仿真孿生模式軟件,或稱之為“影子機房”。實現業務系統虛擬空間仿真,采用封閉網絡空間,構建具有高度真實感、直觀性和精確性虛擬仿真孿生模式平臺,從而解決演練困難等問題。
并滿足醫院信息科及基層應急管理部門桌面演練、實戰演練、單項演練、綜合演練、檢驗性演練、示范性演練、研究型演練等不同演練類型的組合應用。進而滿足常態下基于應急預案的情景推演、模擬演練、考核評估,實現檢驗預案、完善準備、鍛煉隊伍、磨合機制和員工培訓的目的。
數存科技
方案
“仿真”
仿真是將包含了確定性規律和完整機理的業務狀態模型通過軟件平臺轉化成另一個空間的方式來模擬業務狀態的一種技術。
“數字孿生”
數字經濟,新基建,所有的一切最終都歸結到數據:從對數據的收集、管理,到對數據價值的發掘、重用,甚至是傳輸、安全……數字孿生說到底,是對數據應用模式的一種理想模型,是數據與業務彼此融合的一種方式,因此,一個更容易獲得的方式,不僅可以加速整個行業的數字化進程,而且也能夠真正實現對數據價值的發掘。
關鍵詞:真實運行中的物體,數字化,實際情況,復現。
實現
效果
信息化應急響應恢復
基于定期實施業務系統適當的維護,以便對各種攻防活動中檢測到的數據安全事件采取行動,并恢復由于事件而受損的任何功能或服務,以減少對應安全事件的影響。
運維人員響應活動
根據不同業務場景面臨的風險,制定有針對性的事件響應預案及模擬培訓,明確應急響應組織機構和人員職責,熟悉并建立事件響應過程中的溝通機制,確保在事件發生時執行和維護響應流程和程序,確保及時執行響應預案以防止事件擴展、減輕其影響并最終消除事件。
災難時的恢復活動
在信息故障一旦發生災難后,需要評估并分析事件的影響及溯源,按照歷史點的仿真虛擬空間可以迅速的回歸歷史的狀態,協調內部和外部相關方資源,開展檢查及分析,并通過發現的經驗教訓納入今后的總結,改進了恢復和后續進程。
提升人員動手能力
信息部門的數據安全管理能力、技術能力、運營能力建設等推進落地終究離不開人的執行。不同層級及不同技術能力的員工,在不同場景下直接和間接地接觸生產業務場景,所以風險始終存在于人身上,需要逐步提升人員的危機意識,加強人員的安全管理能力、安全運營能力、安全處理能力和安全合規能力。
1、首先提高安全意識,建立安全意識長效機制,逐步提升人員對數據安全威脅的識別能力,真正了解正在使用的數據的價值,充分認識到自己在組織數據安全中的重要角色及職責,并結合多種形式檢驗人員安全意識培養的成果。
2、其次根據信息部門人員所需人員的能力提升,明確組織人員技能培訓的目標后,結合培訓計劃,先基礎、后專業,先全面,后能力的遞進關系,通過虛擬模擬空間全面提升人員的專業能力。
3、最后根據需要開展實際業務場景以及數據面臨的安全風險為主題的各種實踐模擬演練,通過對數據生命周期中的風險進行有效識別、分析和控制,從而提升人員安全意識和事件的安全處置能力。
用戶
寄語
信息管理部主任/辛海燕
虛擬仿真業務空間的模式可以幫助信息科解決系統災難時的經驗不足,應急響應標準化等問題。
如果沒有演練,只是簡單的學習交流或者通過書本、案例等掌握方法,無法快速有效解決業務故障,現在借助虛擬仿真空間可開展此類演練,提高應急處理效率,提升應急處理能力,更好的提升信息科整體團隊作戰能力。
數存科技 更多案例